河南机关党建网 纪检工作 清廉机关创建工作 工作信息

着力构建四个体系 全面提升财政清廉机关建设质效

时间:2023-07-31
来源:省财政厅
分享到:

  省财政厅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清廉河南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推进财政清廉机关建设,为财政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全省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突出政治机关本色,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体系。一是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省财政厅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建立“五学”联动机制,举办“学习二十大财政更出彩”“我来讲、大家谈、加油干”等系列活动,精心制作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微视频30余部,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二是保持党内政治生活经常性严肃性。研究制定《河南省财政厅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量化考评办法》,规范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的程序、形式和标准,每季度对“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执行情况量化考评,推动党内政治生活真正严起来、实起来。三是狠抓作风建设不松劲不停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开展“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大力弘扬“深、实、细、准、效”调查研究之风,每年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先后推动形成400余条财政政策。四是确保财政工作不偏向不走样。坚持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财政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健全厅党组会议议题审核机制,完善紧抓快办工作机制,确保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

  二、筑牢制度堤坝,构建严密有力的财政源头防腐体系。一是夯实资金管理基础。呈请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围绕加强风险防控、增强财政透明度等七个方面提出了22条措施;修订《中共河南省财政厅党组会议制度》,进一步规范预算决策程序,推动部门预算管理科学化,确保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始终在强有力的监督之下进行。二是做实过程监控。出台省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资金拨付效率和支出透明度;严格政府采购管理,制定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监督评价等办法,完善电子化政府采购平台,实现预算、采购、支付的闭环管理。三是创新监管方式。建立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实现对省市县乡扶贫资金在线监管全流程、全覆盖;初步建成收入、支出和政府债务“三个在线”监控平台,财政管理规范化、资金监管精准化明显提升。

  三、紧盯关键环节,构建协同高效的财政监督体系。一是提升日常监督效能。大力支持驻厅纪检监察组工作,建立厅党组与驻厅纪检监察组定期会商制度,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同向发力;加强对下级单位“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分析会议,将严的主基调层层传导。二是深化内部巡察建设。把内部巡察作为推进财政系统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先后出台《财政厅巡察工作实施办法》等制度规范,实现了对厅属单位两轮巡察全覆盖,巡察震慑作用进一步彰显。三是持续完善内控内审机制。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全流程监督作用,紧盯核心业务、重点岗位、关键环节,建立健全覆盖财政业务全链条的“1+9+N”内控体系;制定内审工作实施办法,着力深化“巡察+内审”联动模式,先后对16个处室(单位)实施内部审计。

  四、坚持守正创新,构建崇廉倡廉的财政廉洁文化体系。一是加强廉政思想教育。组织开展“党章党规学习月”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新时代警示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警示教育周”活动,分专题学习《财政案鉴》等财政系统典型案例。二是打造廉洁文化载体。建成廉政文化长廊,让广大党员干部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廉政文化熏陶;创办“清风财政”微信公众号,增强廉政宣传教育的及时性、广泛性和实效性;依托《财政先锋》杂志、《财政党旗红》手机报等财政特色文化品牌,刊发廉政文章,以文化人、以文润廉。三是营造崇清尚廉氛围。组织“廉洁文化建设”主题征文、书画、摄影评比活动,开展“最美家庭”“好家训好家规”征集活动,进一步厚植财政廉洁文化;开展“清廉机关创建教育月”活动,通过以学育廉、夯实思想根基,以案警廉、筑牢拒腐堤坝,以查护廉、加强风险防控,以谈促廉、拧紧纪律“发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