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门峡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13561”工作布局,以“四联四促”党建业务融合活动载体为抓手,建立健全市直机关联系省直(或县市区)对口单位、联系帮扶乡村、联系企业、联系社区的党组织“手拉手”结对共建机制,通过共学理论、共建班子、共带队伍、共促发展、共惠民生、共树新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2025年上半年,市直单位累计开展“四联四促”活动2745次,协调解决各类实际问题1638项,基层治理效能显著增强,服务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一、联机关促提升,在政策贯通、协同联动上实现新突破
持续完善“党建+业务”双融共建机制,推动市直单位与上级机关及平行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动关系,强化政策对接、业务协同与人才培养。市财政局主动“向上联”,邀请省厅业务骨干现场指导,选派青年党员赴财政部、省财政厅跟班学习,依托“财政大讲堂”开展政策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市发改委与省发改委相关处室开展支部联建,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等政策进行精准解读,上半年共争取政策性资金项目83个、资金27.53亿元,同比增长21%。上半年,各单位共开展联机关活动587次,解决政策落地、业务协同和队伍建设等问题341项,机关履职效能整体提升。
二、联社区促共治,在基层治理、服务群众上体现新作为
以“双报到双服务”机制为抓手,推动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力量下沉社区,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着力办好民生实事。上半年,市直单位与社区联合开展文明创建、平安建设等活动503场,协调解决充电桩安装、老旧小区改造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54个。市委组织部组建志愿服务队,发放暖心服务卡,开展文艺惠民演出,自筹资金消除小区安全隐患;市检察院百余名党员主动认领服务岗位,深度参与矛盾调解与平安建设工作;市生态环境局开展春节送温暖活动,为群众送去医疗物资和生活用品。上半年,市直单位累计6523名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群众5446人次,化解基层矛盾353项,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三、联乡村促振兴,在兴产业、惠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在政策、资源、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精准对接乡村发展需求,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半年,市直单位开展联乡村活动268次,帮助解决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服务等问题218项。市河务局积极协助销售合作社滞销农产品,协调项目资金30余万元改造升级饮水工程,惠及315户村民;市供销社扎实推进“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构建生产、供销、信用综合服务体系;市林业局派驻专家团队定点支持西岭村樱桃产业发展,争取项目资金改善基地设施,助力小樱桃成为“致富大产业”。各单位持续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织党员开展政策宣讲、消费帮扶、走访慰问,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联企业促发展,在优化环境、激发动能上展现新担当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组织市直单位党组织主动对接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促发展。上半年,累计开展联企业活动1387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贷款、人才引进、审批服务等难题825项。市人社局创新打造“人社直播间”,采用“政策解读+情景模拟+在线答疑”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市发改委扎实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组织营商环境评价8434次,走访企业超百家,推动金融机构为1.6万余户企业授信175.2亿元,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下一步,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将进一步强化系统谋划,持续推动“四联四促”活动提质增效:一是健全长效机制,将活动成效纳入党建述职评议和年度考核,强化结果运用;二是强化典型引路,总结推广市财政局、发改委、检察院等单位经验,宣传一批先进党组织和党员;三是拓展服务内涵,推动“四联四促”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更紧密、融入更深入,以高质量机关党建赋能现代化三门峡建设。
责编:陈云云 校对: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