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绕梁传雅韵、笔锋走墨书新章、太极流转展风骨、镜头定格留光影……夏日麦浪翻涌的时节,在焦作市图书馆里同样迎来了一场“精神丰收”——历时近三个月的市直机关夜校春季班,在首期结课仪式上以“声、韵、形、影”交融的成果展,为干部职工的“夜学时光”画上圆满句点。
“如何让机关党员干部既丰富业余生活,又生动有趣接受新事物;既‘仰望星空’紧跟时代前沿,又‘脚踏实地’服务发展大局?”这一深入思考,推动焦作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市直机关工会联合会,在原有“市直机关夜校”基础上创新打造“春季班”新范式。
春季班在紧扣“拓宽视野、聚焦前沿”的要求同时,锚定“两高四着力”,聚焦新知识、新技术,构建“学用贯通”人才培育体系:既保留手机摄影、声乐、书法等“人气课程”,更增设“Deepseek在机关政务办公中的应用与创新”“聚焦‘两高四着力’,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等前沿课程,为服务焦作市“三十工程”建设和市委中心工作注入强劲动能。
这份“精准滴灌”的匠心,源于对干部职工需求的深度调研。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坚持“问需于干”,通过发放187份调查问卷、梳理32条意见建议,精准聚焦技能提升、兴趣培养、文化需求三大方向,打造个性化课程清单。消息发布后,550余名干部职工踊跃报名,首期200余人顺利开班,迅速掀起“白天忙政务、晚上学技艺”的机关学习新热潮。
教学安排更显巧思。依托文化场馆“一室多用、开放共享”的资源优势,夜校通过“延时服务、错时服务”等弹性机制,将课堂转化为干部职工的“技能充电站”:书法教室里墨香浸润,手机摄影课上光影流转,声乐排练厅里余音绕梁……免费课程既“接地气”又“有生气”,让“八小时外”的时光从“休闲模式”升级为“成长模式”。
近三个月的“夜学”,结出了沉甸甸的“成长硕果”。微信交流群里,课程预告、课堂掠影、学习心得持续刷屏;汇报展演现场,声乐学员用歌声传递热爱,书法学员借笔锋抒发情怀,朗诵学员凭声韵诉说担当……更值得关注的是,不同部门的干部职工在共同学习中打破壁垒,从“工作伙伴”变为“学习伙伴”,在交流讨论中碰撞思路、在协作配合中增进共识,为学习型机关建设注入融融暖意。
从“兴趣课堂”到“能力讲堂”,从“文化补给”到“精神赋能”,市直机关夜校春季班既是干部职工提升人文素养的“加油站”,也是服务发展大局的“助推器”;既是丰富业余生活的“调色盘”,更是凝聚机关合力的“连心桥”。当夜校的灯光再次亮起,这场由焦作市委直属机关工委打造的“不打烊”学习之旅,必将持续为机关干部职工强筋壮骨,为现代化建设蓄势赋能。
责编:刘梦然 校对:范佳一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