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浙江省直机关青年理论宣讲决赛在杭州开讲。34名“8090”和“00后”青年宣讲员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通过主题宣讲、分组 PK、时政宣讲等环节,带来一场场有趣、有“言值”的宣讲,尽展青年风采。
青年宣讲员激情“开麦”
活动展现青春与活力
决赛共分为三个阶段,现场精彩纷呈。34名青年宣讲员开展限时6分钟的主题宣讲,从中择优推选16名宣讲员进入即兴挑战决赛阶段,每人限时3分钟宣讲,展开PK。再从中选出8名宣讲员从热门时政题库抽题,限时1分钟开展时政宣讲。
在舞台上,青年宣讲员们激情“开麦”,结合各自的工作岗位和实践,分享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省委全会精神的理解和感悟,用更生动、活泼的方式讲述党的创新理论,展现出新时代宣讲员的创新与活力。
“面对如何满足企业需求这道题,有效回答仅是达到及格线,主动抢答方能成为优等生。”对于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来自省委办公厅的青年宣讲员叶心怡有着自己的理解。发放“算力券”、打造“政策计算器”……一项项服务企业的实招硬招,为大家解答了政务服务如何“增值”。
今年正值大运河申遗十周年,在这背后有哪些故事?来自省政协办公厅的“80后”青年宣讲员陈红威,讲述为大运河成功申遗而不懈努力的一群人。“文化传承如一条河,作为新时代的浙江弄潮儿也要与潮共舞,踏浪前行。”他说。
来自杭州海关的“00后”宣讲员楼恒以海关关员的工作经历,讲述了“关”与山海的故事。“关”与山携手,让青田杨梅走出大山,销往欧洲;“关”与海并进,让鱼山岛化身“金银岛”,从东海迈向全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省水利厅的“90后”宣讲员李均奕拿起一瓶饮用水,讲述“饮水思源”和杭城“饮水”的蓝图。他看到一杯水的背后,是县域发展从消耗自然走向绿色发展,是大江大湖从污染重重走向河湖秀美。
来自杭州医学院的青年教师汪志诚用亲身经历和感受,带来了一场引发共鸣的精彩宣讲。入职高校三年来,他看着很多学生回到家乡,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梦想,用行动诠释着“走出大山不是逃离大山”的教育成才理念。在场观众也深刻感受到,在返乡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中,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好图景正在绘就。
有趣有料有“言值”
青年宣讲员发出改革潮音
青年宣讲员们结合网络热词和热梗,用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发出新时代改革潮音。
在分组PK中,谈起新质生产力,青年宣讲员各抒己见。他们分别以智能化的空调零件生产车间、可远程监测的“蟹公寓”等为例,形象地讲述着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践。
“我们要从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地瓜经济’‘义乌发展经验’‘千万工程’等工作经验中,找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的制胜密码。”省委党校博士宣讲员张帅的讲述引来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省农科院的青年宣讲员陈梦轶以浙江最近推出的各项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为引,延伸到浙江的各项创新举措。青年宣讲员们从不同角度诠释出,浙江不仅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省域探索实践的先行地。
如何看待“996”“007”加班文化和上班“摸鱼”、带薪聊天的“摸鱼哲学”?《黑神话:悟空》火爆出圈,国潮风吹遍全球,传统文化何以出圈?“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夜校的突然爆火给我们什么启示……
在即兴时政宣讲环节,针对当下备受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青年宣讲员们言简意赅地讲述自己的见解,让理论宣讲切热点、冒热气,让理论学习入脑入心。
经过紧张激烈的宣讲比拼,最终,本次宣讲比赛共角逐出一等奖2名,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石士鹏和省水利厅李均奕;二等奖6名,省公安厅陈榕、省人社厅胡明泽、浙江广电集团管雨涵、省文广旅厅陈文元、团省委胡海叶和省级机关党校张杰艳;三等奖8名,浙报集团高雅、省地震局祝林辉、省卫健委汪志诚、省红十字会毛相蕾、省农科院陈梦轶、省委党校张帅、省法院钟一鸣和省委网信办周露,以及优胜奖和创意奖若干名。
省直机关青年“政策面对面”理论宣讲活动于8月上旬启动,历时1个多月,经过6轮选拔赛,200多名青年宣讲员充分展现了勤学善思、实干争先的精神风貌。通过青年宣讲员的“青言青语”,“高高在上”的理论变得更“接地气”,为大家带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理论学习。
“接下来,省直机关青年宣讲员将继续深入机关、社区、高校等各个场景,用鲜活案例和生动表达,赋能理论宣讲走深走实,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省直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编:李明明 校对:梁宇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