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融保”项目自5月16日正式启动以来,在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和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的扎实推动下,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8月15日,已受理项目211个,审批通过项目100个,融资额20389万元,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一是深入组织发动。在“政融保”项目推进过程中,各市、县高度重视,相继成立了“政融保”项目领导小组或组织协调机构,具体负责当地“政融保”项目协调推动落实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大力进行宣传引导,切实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各级帮扶干部的思想意识和工作水平。各级党委政府、机关单位和驻村帮扶干部结合当地实际,深入开展组织发动,为贫困户和带贫企业精准选择项目、精准推荐项目、配合申报项目,确保“政融保”项目的申报精准率、成功率。
二是优化工作流程。不断进行全流程优化,在“政融保”项目客户咨询、业务受理、尽职调查、融资决策、合同签署、资金发放、跟踪服务等各个环节,简化程序,打通梗阻,切实提高效率。针对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开展优质高效服务。为加大审批力度,人保财险河南省分公司刘新、李志恒等领导多次到北京总公司就审批流程、时限和权限等事项进行请示协调。通过努力,中国人保财险总公司对河南省的“政融保”项目采取专场审批、专项审批和扩大权限的形式,提高工作效率。下一步,中国人保财险总公司拟向我省派驻专项工作组,实行现场办公,彻底解决超权限项目审批慢的问题。
三是聚焦工作重点。在“政融保”项目推荐中,各级帮扶干部瞄准融资重点,采取“抓大不放小”的方式,确保融资的精准性、有效性。“抓大”,即瞄准重点龙头企业、带贫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进一步的融资支持,切实提高示范带动作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扶贫效果;“不放小”,即在抓好龙头企业等进行融资的同时,对贫困户、家庭农场等“小而散”融资项目也不放手,积极进行挖掘申报,提高广大贫困户对“政融保”项目的认可度。
四是强化调研督导。在“政融保”项目推进中,省委省直工委李恩东和班子成员分别赴周口市、平顶山市、南阳市、沈丘县、太康县、汝州市、叶县、唐河县等县(市)督导调研,现场协调组织、财政、工委、人保财险等部门对接,切实解决工作推进中出现的问题。对工作推进中出现的先进典型,认真总结,形成经验,在全省推广学习。同时,通过下发工作通报等形式,对先进进行激励,对后进加压鼓劲,加强分类指导,努力推动“政融保”项目在全省各地落地见效。
根据“政融保”项目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近期将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分析总结、研究推动,把“政融保”项目作为向十九大的献礼项目,力争实现在十九大召开之前落地项目20亿元、年底落地50亿元的目标,在全省形成“抓党建、促脱贫”的工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