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局党组安排,7月29日,省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杨骁以《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题讲授专题党课。
杨骁指出,要深刻认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大意义。中央八项规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徙木立信之举,是新时代从严治党的切入点和动员令,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身影总在人民之中。每到一处,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以实际行动为全党树标杆、作表率,上率而下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全党得到有力落实,党风政风民风焕然一新,我们党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了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持续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攻坚战、攻心战,确保共产党员的党性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杨骁强调,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要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八项规定重在改进作风。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中央八项规定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一言以蔽之就是改进党的作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新时代党的一次整风运动。八项规定要在反对“四风”。“四风”是作风问题的集中表现。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中央八项规定的每一条都指向人民群众最痛恨、反映最强烈的歪风邪气。八项规定旨在锤炼党性。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是表象,其背后的实质是背离党性、丢掉宗旨、脱离群众。党中央抓八项规定,把筑牢党性根基作为重要着眼点,从具体问题抓起,从车辆到住房配备,从会风到报道长度,从月饼粽子到烟花爆竹、贺卡挂历等“小事小节”,一件件“小事”划清“公”“私”界限,把党性、党风、党纪统一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践中,成为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能量。
杨骁要求,作为新时代的信访干部,要切实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到信访为民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推动河南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要不忘初心,牢记为民服务宗旨。信访是直接跟老百姓打交道的工作,处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第一线,要将心比心,以情化情,把信访群众当亲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之事当家事,把信访工作当家业,牢记宗旨,敬业奉献。要向下扎根,纠治官僚主义倾向。要克服官僚气、机关气,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必须真正贴近基层工作的实际,贴近群众所思所想的实情。开展督查、检查、调研,必须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中关于改进调查研究的规定,无特殊情况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进行督导检查,直奔基层、直插现场,了解掌握真实情况、真实想法,发现真实问题。要求真务实,克服形式主义作风。形式主义是“四风”之首,是我们工作中最容易滋生、最难以克服的不正之风,也是影响信访工作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当前信访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重程序轻实体、工作浅表化形式化。要以解决程序性化解这一积弊为工作重点,通过精准交办明责定责,通过强有力的督查、问责,推动实体化解。要艰苦奋斗,查摆享乐奢靡之风。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导致精神懈怠、理想信念滑坡,也是滋生腐败的土壤。信访工作是化解矛盾的苦差事,没有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不行的。要防微杜渐,慎独慎微,从一顿饭、一杯酒抓起,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守住共产党员的形象,守住艰苦奋斗的作风。要严守底线,争当清正廉洁干部。信访部门手中的权力是用来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成为徇私情的工具。必须坚决摒弃特权思想,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与服务对象、基层干部保持亲、清关系,超出工作关系之外的事情更要保持警觉、保持距离,坚决不能跨出界限。对各种违规违纪的腐败问题零容忍,将依纪依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会议。(撰稿人:简杰)
责编:陈云云 校对:梁宇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