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就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连日来,河南日报大时政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认认真真学、联系实践悟,纷纷表示要立足自身岗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作为、开创新局,奏响现代化河南建设最强音。
中央经济工作会从宏观层面阐述对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围绕九个方面重点任务进行部署,并提出了一系列关键举措、重大工程。时政新闻部副主任归欣表示:“作为时政记者,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会议精神实质和重大要求,把党中央部署要求落实到报道工作全过程、各环节,讲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河南故事,为现代化河南建设行稳致远营造良好氛围。”
“要坚持理论先行,约请省内外高校、社科单位的专家学者,对会议提出的宏观政策、具体举措进行解读阐释,及时推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理论文章,为推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理论部副主任王丹说。
总编室编辑孙美艳表示:“要紧密结合中央精神、河南实际,围绕重点、焦点,策划推出有力度、有品质、有温度的报道,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精准洞察‘时’与‘势’、科学统筹‘稳’与‘进’、有效总揽‘内’与‘外’、辩证把握‘立’与‘破’,续写了‘风景这边独好’的新篇章。”时政新闻部记者马涛表示,要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强烈使命感认真学习宣传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全面准确系统把握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工作思路,守正创新、稳中求进,持续激发活力动力,努力实现报道出新出彩。
在时政新闻部记者蔡迅翔看来,领导活动报道不仅要记录表面动态,更要捕捉背后的发展信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政策导向和改革措施,将直接指导各领域的工作。要更加注重挖掘这些活动与经济发展大局的联系,通过延伸报道展现政策落实的生动实践,让报道更加贴近民生、更具深度与温度。”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些新提法、新部署,令人印象深刻。
时政新闻部石可欣表示,作为一名负责全面深化改革和工商联宣传报道的记者,要瞄准我省经济体制改革标志性的举措、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典型案例,深入挖掘,讲好改革故事。围绕明年即将出台实施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做好舆论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氛围。
顶端新闻记者孙科、大河报记者陈朋冲则表示,将紧扣会议关键词,加强内容学习,做好相关内容策划,在接下来报道中既结合宏观政策方向,同时又着眼于具体、细微的方面,形成有价值的报道和参考,为我省经济建设贡献媒体力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经济评论一直是评论的热点也是难点,需要有深厚的经济学知识和政策把握能力。”在新闻评论中心评论员于晴看来,“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深刻领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写出站位高、落点实的经济评论。”评论员悦连城也表示:“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紧密围绕会议提出的重点工作,深入挖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亮点和成就,将政策精神与群众生活相结合,让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晰了我们稳中求进、推动发展的方向路径,为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增强信心和底气、扎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注入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新闻出版部编辑马愿说,“我将积极融入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时代,主动探索报纸版面转型与创新,同时多下基层,深入了解读者需求与喜好,为做好一张新闻纸、深度纸、专业纸、收藏纸贡献力量。”
“作为一名经济记者,既要从宏观层面把握经济发展之势,又要锤炼调研之功,以优质经济新闻产品立身,向‘新’而行、用‘智’表达、从‘质’发力讲好河南经济发展故事。”产经新闻部记者李筱晗表示。(撰稿人:张笑闻)
责编:陈云云 校对:范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