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档案馆积极响应省委号召,扎实开展柔性援疆工作,不仅为当地档案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推动了哈密市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一是精准选派人才。围绕哈密市档案馆工作需求,省档案馆精准定位援疆人选政治定位、形势任务,深刻把握柔性援疆工作的灵活性与针对性。通过深入调研及综合分析,采取自愿报名与组织选派的方式,精心选派了4名档案信息化领域的业务骨干(包括2名处级领导干部及2名科技专业人才),分两批赴疆工作。柔性援疆干部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加速推进哈密市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是突出援助重点。省档案馆柔性援疆干部充分发挥智力援助的作用,主导编制了哈密市档案馆信息化三年行动方案,初步设计了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并签订了异地异质备份协议。对馆藏档案数字化成果进行了质检,解决了历年来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此外,他们还衔接基础业务,指导帮建人才队伍,在市档案馆开设5场“兰台+”讲堂,向市档案馆及伊州区档案馆业务骨干讲授档案业务,赋能受援地干部人才,提升发展理念,帮带当地人才成长。
三是拓展援助内涵。柔性援疆干部在承办综合性业务的同时,在预算编报、法治建设、包户联系、联学共建、合同管理等方面也发挥了突出作用。还通过市融媒体中心和其他宣传阵地,发表了8篇稿件,有效助力哈密的档案行业宣传。同时,柔性援疆干部还主动要求编入市档案馆基层党组织,以流动党员身份参加主题党日活动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展现了他们的良好形象和无私奉献精神。
责编:李明明 校对:范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