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机关党建网 专题专栏 工委动态

河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坚持“三个突出”争当学习贯彻《若干规定》“排头兵”

时间:2024-12-01
来源:《机关党的工作》2024年第22期
分享到:

  一、突出政治引领,坚持一体推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工委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定位,坚持机关自身和省直层面两手抓、双提升。年初,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列入工作要点,8月13日,召开全省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省委领导对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级层面专项机制会议精神进行专门强调、提出明确要求。省直各单位党组(党委)普遍建立工作专班,带头落实有关部署,举一反三开展整改整治,扛稳扛牢为基层减负政治责任。二是强化理论学习。省直单位通过“第一议题”、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载体,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深化对为基层减负的理解把握。工委第一时间学习传达《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召开委员会专题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带动省直单位持续发力,当好学习贯彻《若干规定》的“排头兵”。三是认真履行职责。工委认真履行成员单位职责,对83家省直单位分类指导,确定与基层联系紧密、服务基层直接的29家省直单位重点加强督促,确保中央和省级层面各项任务落地见效。省妇联、省事管局等单位深入基层调研摸底,有针对性地细化为基层减负具体措施,建立台账、狠抓整改。

  二、突出系统思维、抓好统筹协调。一是强化工作统筹。工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梳理总结省直层面机关党建领域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找准病灶、靶向施治,明确的11项工作举措已完成8项。省总工会清理系统内各类评比表彰51项,对全系统安排工作的微信群实名制管理。省广电局持续开展“四减一优”行动,把所有证照全部纳入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应用平台。二是上下协调联动。省直机关不同行业、系统、领域坚持条块联动、同向发力,认真排查、持续整治。省工商联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先后与省检察院、省工信厅、省人社厅、省律师协会等单位,联合出台涉及民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保护民企合法权益等领域的文件制度。省司法厅强化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整合35个业务系统,构建“2+2+N”架构体系,建成省市县乡四级司法行政业务一体化数字应用平台。省林业局主动与国家林草局、省安委会、省减灾委等部门对接,做到基层数据信息“一次采集、多次利用”,为企业和群众减负。三是注重融入日常。省直单位坚持学好用好中央和省级层面通报的典型问题,多形式、多渠道教育警示党员,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抓在平常、融入日常。工委每月在《以案释纪说法》专刊中编发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问题案例,供148家省直和中央驻豫单位1.1万个党支部学习镜鉴,相关做法在人民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平台”刊载。省地质局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融入“书记讲纪法”活动,常态化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时刻绷紧减负之弦。

  三、突出分类施策、务求取得实效。把树立优良作风、提高服务质效作为发力点,依托常态化联络服务机制,引导省直单位聚焦典型问题,因案制宜、精准施治,不断为基层减负担、增效能。一是聚焦“急难愁盼”问题,服务企业群众。省委金融办实施“险资入豫”“基金入豫”专项行动,推动全省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更好更快服务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省民政厅积极推进救助、养老、殡葬、婚姻登记等民政业务数字化转型应用,推动“一件事一次办”,传递指尖上的“民生温度”。二是聚焦“最后一公里”,推动资源下沉。省科技厅开展科技服务综合体“政策下基层”“专家百人团”等系列活动,常态服务创新主体,征集创新要素需求1.1万项,办结9919项。省供销社向基层倾斜财力物力,争取1.9亿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县级和基层供销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选取13个类型试点经验,开展综合改革。三是聚焦“典型问题”,重点发力整治。工委严格执行“考核化繁为简”“精减文件”要求,健全落实会商审核机制,各类文件同比下降32.5%。省统计局针对“统计报表繁琐”问题,整合功能相近报表,精简利用率低且较难统计的指标,压减报表15张、指标82项。

责编:刘梦然 校对:梁宇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