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精神,持续强化广大干部职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提升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深入推进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7月15日上午,省直文明办、省高级人民法院文明办在郑州举办省直机关“提升法治素养 共建法治文明”——《民法典》专题讲座,邀请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二级高级法官刘天华主讲。讲座由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副厅级专职委员赵茂军主持,省直和中央驻豫各单位精神文明建设专兼职干部、省直部分单位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及省委直属机关工委部分党员干部约200余人参加。
刘天华站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深入挖掘了民法典的丰富精神内涵,详细解读了民法典与精神文明的内在联系,又从民法典的组成部分入手,系统梳理了民法典的总编和分编,同时紧贴民事司法实践,用大量鲜活的案例进行了精彩解读,对省直机关干部职工系统地学习和理解《民法典》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通过讲座,大家一致认为,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大家纷纷表示,这次专题讲座,既有理论高度,也有案例分析,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贴合实际,针对性强,今后在工作中将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助力法治文明。
赵茂军在主持讲话中要求,省直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要以此为契机,积极学习、宣传和贯彻《民法典》,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要注意学思践悟、学用结合,在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时依靠《民法典》明确自身行为和活动范围界限,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要推进《民法典》的实施,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职工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进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提升法治素养,共建法治文明,推动形成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社会风气。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