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省直文明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直工委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和组织优势,动员各级文明单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凝聚起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文明力量。
线上线下,持续传播战“疫”正能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省直文明办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及时印发《关于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教育实践工作的通知》,号召各单位运用“两微一端”、公益广告、宣传栏等多种形式,通过发放防控知识手册等宣传资料,及时宣传党和国家抗疫防控政策规定和疫情动态,引导干部职工深化对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了解,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省科协联合大河网、新华网等新闻媒体,动员全省1.2万科普专家、7000个农技协和14.8万科技志愿者,通过报纸、电台、科普大屏等平台和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持续推送国家决策部署、知识解答、科学辟谣等信息50.5万篇次,总阅读量8406万人次。省直文明办先后推送抗击疫情公益广告和宣传海报22批次、防疫小百科及科普资源18批次。并发动住建、交通、文旅、商务等行业主管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在主要街道和重点位置、重要交通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广泛宣传疫情防控防护知识,全面营造浓厚社会氛围,汇聚起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强大力量。
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织密防控网。坚持在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中更加注重发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协作互助的优良传统,更加注重倡导守望相助、共度时艰的人际关系。2月2日先后转发中央文明办、省文明办关于开展志愿服务的倡议,号召省直广大志愿者在做好自身防护基础上,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2月5日,针对郑州市外来人口多、节后返程高峰等影响,社区防控压力增大的实际情况,印发了《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中开展省直机关党员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的通知》。近两个月来,省直机关已有134个单位下沉到约488个社区,组织13000余名志愿者,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32万小时。在疫情面前,省直广大志愿者迎“疫”逆上,与社区人员不分你我,共同进退,组织开展重点人员排查、监测卡口疏导、文明行为引导、防疫知识宣传普及、居家隔离人员服务、特困群体关爱、心理疏导援助等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以一抹鲜亮的“志愿红”构筑起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与此同时,省直各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凝聚社会爱心力量,急基层所急,补基层所需,难基层所难。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政研室、省委省直工委、省信访局、省档案馆等单位为社区提供微波炉、食品等物资;省总工会引入专业机构打造公益项目,捐赠防疫物资,开通抗击疫情免费心理援助热线;省审计厅组织352名干部职工向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捐款8万余元;省妇联为我省驰援湖北的医疗队员的家庭开展“三送”暖心服务,为“逆行者”们守好家港湾......据不完全统计,省直各级文明单位投入社区口罩约13.9万只,酒精、消毒液等消毒物资约11.2吨,蔬菜20吨,食品502箱,另有折合金额约149.6万余元的物资。
榜样引领,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坚持把抗击疫情斗争作为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人间大爱的伟大实践和生动教材,组织动员各文明单位广泛开展省直疫情防控“身边好人”选树宣传活动,一周时间就有78个文明单位推荐202个战“疫”典型,其中有战斗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有扎实推进复工复产的干部职工,有奋战在脱贫攻坚战场的第一书记、有坚守岗位保障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公务人员、有用笔尖镜头传递正能量新闻记者、还有战“疫”逆行的志愿者,省直各行各业干部职工在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展现出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与此同时,省直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帮扶身边的困难群体,做文明风尚的引领者。第二届省直十大道德模范、年过八旬的黄河中心医院退休干部曹小娥通过人民路街道办事处顺一社区向武汉捐款9900元,寓意“九九大胜”。第五届省直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老师周倩,第一时间购买并向学校捐赠了1000斤84消毒液,同时坚守岗位排查学生信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好学生的贴心人。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文明之光春风化雨汇聚成众志成城的澎湃力量,一定会驱散疫情阴霾,迎来更加美好灿烂的春天。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