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聪 审计署驻郑州特派员办事处外资运用审计处主任科员
主要事迹介绍(敬业奉献类)
在进入审计署郑州特派办之前,韩聪在上海读完大学后留校工作,之后出国留学,回国后又辗转了几个单位,而审计的职业梦想是在河南省审计厅参与审计项目时扎根的。在审计人员身上,她看到了专业、严谨、敬业、奉献,尽管深知伴随的是辛苦,她仍立志从事审计工作。
审计工作的第一堂课是如何适应加班和出差。韩聪参加的第一个项目的某集团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在收尾阶段所有同志每晚加班至深夜,早上又精神抖擞的出现在办公室。后来的延伸审计,韩聪和同事连续一周每天往返100多公里到市里的银行取证。银行的传票存放地设立在一栋六层废旧小楼的顶层,同事扛麻袋,她搬塑料筐,就这样每天一次次负重上楼下楼,终于完成了取证工作。然而夜晚回到住所仍不能休息,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必须马上着手整理分析取得的资料,于是她每天都忙到深夜。2011年某集团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韩聪除常规审计工作外,独自承担了撰写数据分析报告的任务。项目后期其他同事们直接奔赴新的项目,仅剩她一个人留在审计点继续采集数据并整理报告,同时需要完成的还有审计署审计培训模拟实验室案例和审计理论研讨班论文。由于天气多变,任务繁多,她扁桃体化脓、高烧。后来的一个星期,她白天输液治疗,晚上整理资料、撰写报告和论文,始终没有影响工作。2010年至2012年,韩聪成为同批进入特派办人员中出差天数最多的一个,在她心里,早已适应了这样的工作节奏和方式。其实,作为一个80后女青年,累的时候并非没有抱怨过,生病时也想做甩手掌柜,工作任务重时也会有敷衍的念头,可一旦她面对工作,“责任”两个字便上心头。本着对工作、对审计事业的高度负责的态度,她出色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编写的计算机审计方法连续2年入选审计署计算机审计方法库;撰写的某集团数据分析报告作为范本上报后得到署领导批示;编写的审计培训模拟实验室案例获得一等奖;撰写的企业计算机审计论文入选审计署选编的论文集并正式出版;并多次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理论研究文章,经中国审计学会评选成为全国审计理论研究骨干;2014年取得考核优秀等次。
然而,长期出差违背了韩聪留学后回到郑州工作的初衷。2008年,家里发生变故,照顾姥姥姥爷的重担落在妈妈一个人身上,韩聪选择回到郑州工作,希望可以帮着妈妈照顾老人。2010年,姥爷骨折后瘫痪,奶奶罹患癌症晚期,照顾老人的担子重了,可韩聪出差期间每次回家只能待一到两天,在那几天她总是尽力照顾老人,脏活累活抢着干。2011年奶奶患癌症去世了,回想起来奶奶曾经对自己的照顾关爱,韩聪总是难掩悲伤,她最后悔的就是因为在北京出差而没有参加全家人最后一次为奶奶祝寿的宴会。然而自古忠孝难两全,在感谢亲人们支持和付出的同时,韩聪心里总是充满深深的歉疚。2016年,韩聪成为一名母亲。由于与爱人两地分居,父母身体多病,她既要工作,又要独自照顾年幼的孩子。不能出差,不能奔赴审计现场,她主动承担处室考勤记录、报销外勤经费、审计档案整理、报送各类材料等综合事务,做审计一线同事们的坚强后盾。2017年至2018年母亲做了2次大手术,但她竭尽全力克服困难,从不抱怨,每天去医院安顿好母亲便回到审计现场投入工作,加班加点也要按时完成领导交办任务,默默地为审计事业奉献微薄之力。
韩聪考入郑州特派办时曾在博客里写到:“我明知道审计署工作辛苦,还是向往,因为自己喜欢。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是件挺幸福的事吗?能在工作时有个喜欢的感情基调,不是件挺难得的事吗?”她的理想信念十分简单:做一点有意义的事。2019年韩聪从事审计工作的第10年,她因为对喜欢而进入这个行业,因为喜欢所以有责任心、愿意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一直以朴素的心态和行动在履行自己的理想信念。当看到审计成果为国家增收节支、为社会谋求公平正义,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意识到审计工作担当着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她感到无比光荣和欣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