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机关党建网 文明创建 道德模范

第六届省直“道德模范”董光焰

时间:2020-04-09
来源:省直文明办
分享到:

QQ截图20200409143639

  董光焰 中电二十七所光电系统部副总经理

  主要事迹介绍(敬业奉献类)

  董光焰,2001年进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一直在科研一线从事航天激光与新体制激光探测的研究工作。

  持续学习,提高政治修养和综合素质。自入所以来,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从一名光机设计师成长为项目负责人。在思想方面,董光焰同志经历了从技术骨干发展为中共党员的心路历程,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政治责任感强、思想觉悟较高。为带领一支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自主创新团队确定了先决条件。在工作方面,作为团队带头人,谦虚好学,敢于挑战创新,团结同志。

  坚持自主创新,业绩突出。董光焰同志善于钻研,勤于学习,参加工作即投身于祖国航天事业,作为我国首台某空间大型激光探测设备的主创人员,解决了超紧凑空间的高效率光学设计及标校等难题,超寿命完成在轨各项任务,所在集体被原总装备部评为任务先进集体,获得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自主研发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交会对接激光雷达研发团队的领头人,为我国的首次交会对接成功十年磨一剑,攻克了诸多技术难关,掌握核心和关键技术,激光雷达终于首次空间应用,技术水平世界领先。迄今已圆满完成五次交会对接任务。

  进入“空间站”时代,激光雷达在绕飞调姿阶段上升到主份的地位,地位的上升必然伴随着技术难度的增加。提出了目标空间站布局方案,结合目标能量匹配实现了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激光雷达绕飞功能,同时按照载人航天工程型号首飞的标准进行全过程“九最”管理,为载人航天工程交出一份份合格答卷。

  为了充分发挥空间站应用效益,为航天装备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承担了空间站某应用系统光链路总体工作及穿舱设备研制工作,为支持多个领域单项及综合技术试验提供高可靠长寿命大容量穿舱传输链路。在前进的征途中,没有就此止步,继续带领团队为空间站应用载荷的研制继续奋斗。

  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尽职尽责干好每一件工作。时刻牢记党员干部身份,以身作则影响和凝聚着团队成员。在交会对接激光雷达项目进展紧张、遭遇严重挫折的时候临危受命,挺身而出,迅速进入角色,熟悉整机技术状态,带领团队天南地北、大漠高原开展试验验证,发挥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队上下一心,齐心戮力。在十多年的研发过程中,加班于他成为常态,假期同他无缘。特别是为了交付质量可靠的正样产品,更是付出了超出常人想象的艰辛。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他曾多次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2011年春节前夕,激光雷达正样产品在环境试验中出现异常现象。为了故障复现、排查问题,除夕之夜万家团圆时,董光焰同志将妻儿留在家中,自己在机器声轰鸣的环境试验房中坚守。那段时间经常人刚躺下,一个电话就得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往试验现场,近一个月的努力,将故障最终定位清楚,解决掉了交付前的质量隐患……

  就在神舟八号飞船即将进发射场前,神舟九号激光雷达暴露出一个质量问题,按照航天质量管理流程,举一反三到神舟八号激光雷达上也可能存在,如果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技术归零,将不可避免的影响到神舟八号飞船的发射计划。时间紧迫,压力空前,但没有压垮他。董光焰同志在课题组中成立专门小组,按照故障树进行各种试验。有一个半月时间里,他在郑州、北京、石家庄三地平均两天出一次差,同总体单位领导、专家研讨完毕,一返回单位就开始进行专题试验。一度吃睡都在办公室,实在困了,就在办公室支一张躺椅,眯上一小会儿,最紧张的时候曾6天6夜只睡不到20小时。家人曾不解地问他:“你有这么忙吗?”他无暇顾及家人的不解,把对家人的爱藏在心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

  董光焰同志先后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