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枝 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
主要事迹介绍(敬业奉献类)
李发枝,男,汉族,1943年10月生,河南省偃师人。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李发枝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河南省中医管理局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专家组组长。
一、博学思辨,大家风范
李发枝教授从医50余年年,谙熟四大经典,系统形成了方证相应、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重视饮食调护及宜忌等学术思想。学宗内难,法崇仲景,旁及东垣。擅长使用经方、古方、时方治疗疑难杂病。对慢阻肺、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白塞氏病、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真菌性食管炎、痤疮、肝硬化腹水、下肢血栓性静脉炎、过敏性鼻炎等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
二、德术双馨,誉满中原
目前,他虽年事已高,但每周五个门诊仍不间断,即使是节假日,考虑到患者要利用假期来看病,他时常放弃休息时间坚持上班。一位位慕茗来的患者,有时挂不上号,看到他们大老远来,再辛苦也要把病看完,他的仁慈之心、精湛医术和高尚品格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和广大群众的尊重。被患者称呼为“最容易找到的老专家”。
三、传业解惑,桃李芬芳
他重视中医经典、学术传承,倾心带教,积极培养学术继承人,先后接受北京、广州、中山、陕西等兄弟医院专家学者的拜师学习,先后培养近百名中医业务骨干。自毕业留校任教,主讲《金匮要略》、中基等多门课程,理论联系临床,教学效果显著,培养了多届优秀中医药本科毕业生。退休至今,临诊不辍,带教无数,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培养学术传承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省级名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二、三附属医院及中医研究院“名医带徒工程”继承人30余名。他们中有多位成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有的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的从事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艾滋病)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成绩。在他的教化下,他的学生、弟子传承其学术思想、都以仁心仁术为患者称道。
四、倾心艾滋病,中医显神威
最为可敬可佩的是,作为一直坚守在中医临床一线的老专家、河南省较早利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中医专家,他不畏艰险、攻坚克难,深入基层、深入艾滋病群众中,深入到临床研究,掌握艾滋病发病机制和病因病机,提出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积极推进艾滋病的科研攻关,研制防治艾滋病专方专药“益艾康”胶囊,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中取得突出成绩。
他对工作热情负责,不辞辛苦,年过花甲的他没有被分派巡诊任务,但是,多年来,他每周二下午几乎雷打不动地到尉氏县中医院参与艾滋病患者的会诊。他退休后,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工作中,除了每周固定在本院坐诊时间外,仍坚持每周二去开封尉氏县巡诊,及时了解患者病情,详细察看患者病历,以获得临床、科研的第一手资料。他这样一趟一趟地往乡下跑,没有报酬,没有补助,节假日也阻挡不了他的脚步。那里都是一些危重患者,病情复杂棘手。看完病,往回赶的时候常常已是夜色深沉。
2002年7月李发枝随省卫生厅、省中医管理局赴新蔡县农村视察疫情。首次接触60余例病人,归纳、分析、反复讨论,然后开出处方,制成中药制剂,选择200例病人服用。1月后病人原先的并发症状大为缓解。从此开始了河南省中医药对艾滋病规范化治疗。
2004年8月国家项目启动,以李发枝为首的专家组提前进驻尉氏县的3个高发村,对300多例进行先期治疗探索,以2002年经验为基础,讨论病因病机,辨证施治,观察处方疗效。经过科学论证,苦心钻研,在李发枝教授的带领下,研制出“益艾康”胶囊。河南省已有5OOO多例艾滋病患者服用益艾康胶囊,疗效确切。
李发枝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35篇。2005年,他主持编写《河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辨证施治要点》,河南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经验被全国其他省市试点地区所借鉴。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