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德俊,省农科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书记
主要事迹介绍(助人为乐类)
宝德俊,男,1960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农学硕士,现任河南省农科院研究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资环所书记。
一、坚持照顾空巢老人,22年如一日不间断
资环所退休职工顾爱初是一名空巢老人,患有精神分裂症、无民事行为能力,她先后四次入住郑州市精神病医院(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累计22年,22年期间,其儿女不赡养、不往来、不监护,一直由宝德俊所带团队照顾。
宝德俊不管是在任所长期间还是任书记期间,都十分重视这一情况,他率领资环所志愿者,承担了顾爱初的日常监护、照顾任务,将爱心的接力棒继续传递。不论是添置换季衣物、送生活费、每年底办理出院入院手续、办理二代身份证,还是陪同接其转院治疗腿部感染浓肿、膝盖骨质增生、牙疾等,宝德俊和志愿者都任劳任怨、细心照顾。2013年在省直工委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中,资环所被授予“助老助残志愿者服务队”,宝德俊被评为了“优秀青年志愿者”。
22年来,四次入住郑州市精神病医院的经历,至今宝德俊都记得清清楚楚。
1984年秋天,顾爱初虽然也正常上班,但是经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猜疑心重,有易怒、急躁的反应。因与邻居发生矛盾、积怨太深,顾爱初用废酸袭击邻居致其受伤。鉴于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和医生的建议,宝德俊和志愿者第一次把顾爱初送进了精神病医院,并且当天晚上由宝德俊在病房留守看护。经过治疗,三年后出院。之后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的进医院,都是由宝德俊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完成的。
2018年7月,根据顾爱初的要求、主治大夫的同意,宝德俊和志愿者将其接回家中治疗。在顾爱初回家前,根据其意愿,宝德俊组织志愿者,为其14年没有住人的房间,进行粉刷、蹲便更换为坐便、维修更换水电开关,购置空调、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煤气灶具等,为其营造了一个温暖的生活环境,帮助其舒心地安度晚年。
二、大事小事都是事,志愿奉献代代传
宝德俊对待群众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处处为群众考虑。他经常实地考察,举行民主投票、专车接送老同志,从来不怕麻烦;针对生活困难的退休职工党员、老专家、生病职工,他经常组织志愿者到医院或家里看望、慰问;所里限价商品房排序、交款,他也亲自参与查档案工作,询问知情人核实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
行动是最好的导师!在他的影响下,2018年11月份,资环所志愿者毛家伟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帮助挽救四川一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男患者的生命,用行动诠释了“大爱无疆”的高尚情操。
三、勤奋敬业默默奉献,坚守学术道德与科研诚信
1982年,宝德俊从西南农学院土壤农业化学专业毕业,此后6年间,他进入河南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工作,从事配方施肥技术研究,先后参加了河南省中低产地区小麦经济施肥技术、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经济合理施用磷肥技术,夏大豆、芝麻、玉米、棉花等作物的营养特点与配方施肥等8项研究工作。
1996年,他开始主持国家潮土肥力监测基地研究工作。承担了科技部“潮土生物演化及安全预警系统研究”、国家973项目“潮土养分非均衡化与土壤健康功能衰退”和农业部948项目“河南小麦/玉米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三项子专题,“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耕地质量分区评价与保育技术指标体系研究”河南专题主持人,2008年河南省重大公益性科研项目“河南省潮土区中低产田增产技术研究与示范”(第二主持)。
27年来,宝德俊在科学朝圣的漫漫长路上专心科研,一步一个脚印,忠诚而执着。他先后获得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29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8部。
2006年任河南省农科院资环所书记以来,宝德俊十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对党员职工在节假日期间的廉洁自律、反“四风”教育工作,把反腐倡廉工作纳入到各项工作的总体布局之中,做到了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
宝德俊还积极组织职工参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所成员表演的节目歌曲串烧“水手”被评为院2016年新春联欢会优秀节目,还成功开展了 “文明农科,火红五月”无偿献血志愿活动、“缅怀先烈,文明祭扫”网上祭英烈活动、“喜迎十九大、健康快乐行”健步走、“加油新时代,重走长征路”红色马拉松登福塔公益活动等多项活动,社会效益良好。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宝德俊虽然已经年近六旬,但依然满面春风、精神矍铄,用心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言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