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尹小剑同志作为河南日报农村版驻信阳站负责人,在疫情来临之际,与站里工作人员翁应峰、李振阳两名同志连夜召开会议,研究抗击疫情宣传报道工作。
为全面宣传报道在抗疫一线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该站人员在尹小剑带领下,深入抗疫一线,不惧危险,与抗疫人员面对面采访,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同时迅速与信阳市、县(区)各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建立微信对接平台,与市、县、区委宣传部以及各行业建立微信对接平台,与信阳各系统及通讯员建立微信对接平台,通过新媒体《信阳视点》发布报料热线,采写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新闻报道,为信阳抗击疫情传播正能量,提振民众信心做出了贡献。
信阳距离武汉200公里,是河南南大门,疫情防控任务更加艰巨。1月23日武汉封城的消息传来,信阳各职能部门迅速行动起来,一项项措施相继出台。因信阳离武汉较近,大量武汉务工人员的回归,使得信阳确诊病例一直位居河南之首,防控形势非常严峻。
尹小剑在家时,在电脑前刷屏看疫情信息,了解疫情动向,晩上,三人轮流值班,关注疫情最新动态,第一时间发布相关信息,新媒体《信阳视点》头条号也成了信阳市指挥部和信阳市委宣传部新闻科和网信办两个部门报道此次疫情的重要发布平台。
1月28日,武汉疫情严峻,平桥菜农李俊致电尹小剑,称欲捐75吨黄心菜,其中向武汉捐50吨,苦于无车辆运输,请尹小剑帮忙找专运车辆运输。尹小剑当天即发布题为《信阳平桥菜农欲向灾区捐75吨蔬菜 求专运车辆帮助运输!》消息,稿件发布不到5小时,平桥区有两位爱心司机与尹小剑联系,表示愿意免费帮忙运输。在疫情期间,运往武汉需要通行证,尹小剑又立即联系信阳指挥部协调运输部门为两名司机办理了特通证,此后也有其他媒体组织志愿者帮其采摘,顺利把蔬菜运到了武汉,武汉人民吃到了信阳人民捐赠的蔬菜。
随着疫情形势加剧,信阳各大医院防护服和口罩等物资告急,尹小剑第一时间发布告急信息,在江西过春节的老表陈永忠看到新闻后,迅速联系厂家,购得100件2吨84消毒液和一万只口罩,连夜找到运输车辆,欲从江西运往信阳,但因为没有运输证无法运送,请尹小剑帮忙。尹小剑又紧急联系相关部门,给陈永忠办理了运输证。
2月7日晩,这批防疫物资到达信阳,尹小剑不惧被感染的危险,与司机一起来到受捐单位信阳市中心医院,和工作人员一起,把物资卸到医院库房,卸完交接后已到晚上10点。
“那几天,我一直被一些人、一些事感动。”尹小剑说,他为医护人员争相请愿奔赴一线治病救人的大无畏精神感动,为卡点一线人员风雨无阻的坚守感动,为不断的爱心电联感动。
平桥区土鸡孵化场场主致电尹小剑,称欲捐3.6万枚种蛋助力抗疫。尹小剑随后与其一起,通过平桥十字会,将这些鸡蛋当场捐给了抗疫一线医院后勤处和轮休一线医护人员留观点。
信阳平安财险公司爱心人士程伟波联系尹小剑,表示要给卡点值勤人员、环卫工、小区门卫等捐赠3万余只口罩。尹小剑又与程伟波一起,一一把口罩送到一线抗疫人员手中。
更让人感动的是,在海南休假未返回信阳的伤残退役军人冯跃忠,他联系尹小剑,说欲捐500万至1000万元价值的紧缺物资助信阳战“疫”,后经尹小剑了解,信阳缺负压型救护车,建议冯跃忠捐赠救护车。冯跃忠听从了尹小剑的建议,购买了10辆奔驰负压救护车,价值500余万元,同时委托尹小剑主导办理捐赠相关事宜,随后于2月23日定捐给信阳市各县人民医院,提升了信阳的抗疫救护能力。
据悉,截至3月7日,由尹小剑引捐给信阳的抗疫物资价值远超500万元。
尹小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放弃回江西老家与父母团聚机会, 深入社区卡点、高速卡点、高铁站和火车站、邮政投递点、医院、留观点及乡村等一线近距离进行采访,一边采写新闻,一边联系捐赠抗疫物资。采访中,他看到环卫工缺口罩,看到高铁站值勤人员缺口罩,就再次联系江西老表陈永忠,从江西购得5000只口罩捐给这些抗疫人员,解决了燃眉之急。
因经常在一线采访,在疫情期面临被感染风险,为避免给家人带来病毒感染,尹小剑回家后独处一屋,自行隔离,由家人做好饭菜分开食用。
目前,信阳连续确诊病例为零后,尹小剑又深入一线采访春耕、企业复工、农民工返程就业等情况,一篇篇新闻报道在每个时间节点有效助力了当地政府的工作开展,从1月21日到目前为止,河南日报农村版信阳站在尹小剑统筹下,全体人员在河南日报农村版及新媒体河南日报农村版头条号、信阳视点头条号、河南日报客户端等平台共刊发稿件600余篇(含原创和转发稿件),众多稿件被学习强国和新华社客户端转发,为百姓了解疫情发展态势,避免恐慌,弘扬正能量,对信阳战胜疫情和复工复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其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不言放弃深入一线采访,彰显了一名党报记者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