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安厅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办公室党支部自2019年成立以来,紧紧围绕“理想信念、队伍凝聚力、业务工作、机制创新、大战大考”等五个方面,积极探索实践“五融合、五铸牢”党建工作法,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彰显,相关工作多次受到部、厅领导批示表扬,确保了河南境外非政府组织国门绝对安全。去年以来,管理服务窗口被评为厅直文明窗口,多名同志荣获全省巾帼建功标兵、省直文明优质服务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1名同志“为大家、舍小家”的光荣事迹被《河南公安报》宣传报道。
一、党建与理想信念融合,铸牢忠诚警魂
积极开展“讲红色故事”“观红色政论片”“走红色基地”等系列活动。一是邀请公安部金盾一级荣誉奖章获得者、公安厅离休干部祁文山同志的女儿祁葆珠作《信仰的力量》专题报告,聆听老前辈潜伏27载,勇敢战斗在敌人心脏,挫败敌特阴谋等光辉事迹,激发党员民警在新时代公安战线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二是打造“红色观影”升级版,组织观看政论片《共产党人》《必由之路》,深刻领悟不同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人在河南大地用忠诚热血抒写的精神图谱,全方位了解党带领全国人民历经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忠诚担当力量。三是组织党员民警到竹沟革命根据地,缅怀告慰先烈,重温入党誓词,交流心得体会,让所见所悟刻在骨髓,融入血液,成为基因,切实筑牢忠诚警魂,为业务创优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二、党建与党员民警融合,铸牢队伍根基
创新建立“我的支部我的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支部文化理念,扎实开展“五必谈五到位”工作。即党员民警成绩突出时必谈做到正向激励到位,生活有困难时必谈做到关心关爱到位,出现失误或情绪低落时必谈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家庭出现变故时必谈做到心理疏导到位,内部出现矛盾摩擦时必谈做到调解沟通到位,让大家把支部当作自己的家,消除后顾之忧,切实增强党员民警的责任感、使命感、安全感、归属感,党员民警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同心向党奋勇拼搏,为业务创优奠定坚实根基。
三、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铸牢国门防线
面对形势任务,通过“第一议题”学、长短结合谋、敞开心扉谈、脚踏实地干,以思想碰撞思想、火花映照火花、实践推动实践,归纳总结出“五问五解决”工作法贯穿管理工作全过程。一问对上级的精神、部署吃的透不透,解决政治站位问题;二问组织登记备案提交资料是否完备、规范、合法,解决审核把关问题;三问项目活动监管是否做到全面管、依法管,解决公正执法问题;四问提供便利服务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得怎么样,解决为民服务问题;五问对涉嫌违法违规活动的关键环节把握得准不准,解决守土有责问题。
四、党建与机制创新融合,铸牢管理合力。
在全国首创2项工作机制。引入红色教育+监管机制。在境外非政府组织开展青少年游学、夏令营等活动时引入红色教育。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与境外组织夏令营活动同步进行,与参加活动的学生一同参观革命圣地,学习党史文化,合唱红色歌曲,在青少年和境外非政府组织阵地厚植了爱党爱国情怀,创新监管机制,助力业务创优。创建平安建设+管理机制。协调省委政法委,将业务主管单位纳入省平安建设考评,明确目标,压实责任,提升标杆,把体制机制优势转化为管理效能,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管理新格局。
五、党建与大战大考融合,铸牢战斗堡垒
面对我省遭遇的罕见特大暴雨,党支部带头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上级部署要求,发起倡议,号召全体党员民警勇于担责担难担险,做到召必战,战必胜。一是第一时间发布公告,开辟“绿色通道”,开通24小时咨询热线,畅通境外非政府组织捐赠渠道;二是主动调查掌握灾区物资需求和捐赠渠道,服务引导20余家境外非政府组织及其代表机构捐赠7000万元人民币和价值600万元的生活用品;三是组建党员突击队,到荥阳、巩义等一线灾区,规范援助宣传活动,帮助搬运救灾物资30余吨,确保及时送达灾区,在大战大考中检验党性,磨练意志,提升本领,切实铸牢了坚强战斗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