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救灾正在进行,新冠疫情又不期而至。面对复杂严峻形势,省公安厅人事处闻令而动、主动作为,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落实落细中央、省委、厅党委各项部署要求,发挥“四个作用”,全力以赴投入防汛救灾和疫情防控工作。
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对党忠诚铸警魂。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省委、厅党委关于防汛救灾和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作为“第一议题”,做到坚决贯彻、绝对执行,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全面领导。二是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第一时间对接金水区甲院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暴雨过后为受灾群众送去衣服、米面、蔬菜、矿泉水等生活必需品,及时排查水情隐患,清理道路垃圾杂物,疏导路面交通,开展灾后心理疏导服务;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积极组织党员民警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班子成员冲锋在前、率先垂范,主动担难担责担险,做到“疫情不结束、党员不撤离”,让党旗在防汛救灾和抗疫一线高高飘扬。三是严格落实战时纪律。严格落实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一级响应和高等级勤务要求,以战时状态、战时举措、战时纪律,全力以赴投入救灾维稳和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确保上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铸牢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忠诚警魂。
二、发挥组织动员作用,快速反应勇担当。按照厅党委部署要求,在“7.20”郑州特大暴雨防汛救灾和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快速反应,紧急抽调100名青年民警组建“省公安厅青年民警突击队”,选派120名党员民警组建“省公安厅疫情防控党员民警突击队”,支援郑州防汛救灾和疫情防控工作。通过举办出征仪式、重温入党誓词、重申战时纪律、选树身边典型等形式,教育引导参战民警思想由“平时”向“战时”迅速转变,以强烈的战时意识、饱满的战斗热情、昂扬的战斗状态,全身心投入防汛救灾和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人事处9名党员民警主动请战参加突击队,18名党员民警分批次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积极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入警初心使命。
三、发挥考察识别作用,火线提拔树导向。一是坚持在防汛救灾和疫情防控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把防汛救灾和疫情防控一线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战场,及时向全省公安机关印发通知,对在防汛救灾和疫情防控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提出明确要求,对表现突出、堪当重任的优秀干部,符合条件的适时大胆提拔使用;对不胜任现职、难以有效履行职责的干部,坚决及时调整;对行动迟缓、不敢担当、作风浮漂、推诿扯皮、落实不力,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甚至临危退缩、不服从调派或者警令不畅、弄虚作假、失职渎职以及造谣传谣的干部,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二是对干部关键时刻表现进行纪实。研究制定《河南省公安厅常态化开展干部业绩展示工作实施方案》,在公安内网设立“我最满意的几件事”业绩展示专栏,通过公示“在防汛救灾和疫情防控工作中我最满意的几件事”,纪实干部表现和具体事例,以事察人,看干部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担当,作为今后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三是选树典型火线提拔。新密市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副所长杨旭恒同志在防汛救灾中挺身而出,先后救出51名被困群众,被洪水冲走10小时后又成功自救,展现了一名人民警察的忠诚、使命和担当。鉴于杨旭恒同志在防汛救灾中的突出表现,结合干部一贯表现,杨旭恒同志被破格提拔,树立了在急难险重一线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
四、发挥关爱激励作用,硬核举措增活力。坚持一手抓抗疫救灾,一手抓关爱激励,落实落细爱警暖警各项措施,帮助厅直单位和一线参战党员民警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一是全面落实职务职级并行政策。坚持“迈小步、不停步,常流水、不断线”,推动干部职级晋升常态化、规范化,进一步激活队伍活力。今年以来,按照厅党委部署,服务选拔处级领导干部5名、科级领导干部13名,晋升职级干部1285名。二是持续提高警衔审批和警察证办理效率。积极克服工作量大、人手紧缺等实际困难,将警衔评授审批工作从每半年办理一次调整为每季度办理一次,警察证新办及到期更换申报材料随报随批,进一步缩短办理周期,提高办理效率。今年以来共审核审批警衔材料2万余份,办理警察证11478套。三是及时兑现工资社保待遇。按照规定及时为民警办理各类工资变动、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调整,核准兑现各项津补贴待遇。今年以来共办理厅机关人员各类工资变动1819人次,完成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报972人,办理养老保险关系恢复、中断业务69人次。四是强力推进公安民警招录培养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分类招警、特殊招录、面向基层公开遴选等工作,及时为全省公安机关补充优秀专业人才,有效改善了公安队伍结构,为全省公安事业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五是顺利完成森林公安机关管理体制调整。省公安厅会同政法、组织、编制等八部门出台《河南省森林公安机关管理体制调整工作实施方案》,汇报协调政策主管部门支持,下达省森林公安局管理体制调整机构编制文件,周密组织实施,平稳实现人员移交划转,推动队伍、工作、感情“三融合”,实现了森林公安机构系统性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