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机关党建网 党建动态 党建信息 省直动态

河南省总工会出台十条举措 开启全省工会精准高效可持续扶贫帮困新模式

时间:2020-04-07
来源:省总工会
分享到:

  省总工会4月2日印发《关于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通知》,从推动贫困地区建设、发挥劳模引领作用、强化宣传引领、做好帮扶服务、开展消费扶贫、巩固定点扶贫成果、确保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完善工作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强化组织保障等10个方面,对全省工会系统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面“升级”,做实工会脱贫工作载体,优化工会扶贫工作体系,开启精准、高效、可持续的工会扶贫帮困新模式,努力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展现工会组织新作为。

  一是支持贫困地区建设,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广泛开展“四赛一争”劳动和技能竞赛,在重点扶贫产业中广泛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为脱贫攻坚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是发挥劳模引领作用,深化劳模助力脱贫攻坚“6+1”行动。新建劳模产业扶贫基地(项目)100个,选树命名30家劳模助力脱贫攻坚示范基地,引领带动贫困群众依靠诚实劳动和努力奋斗脱贫致富,充分彰显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工会担当”“劳模力量”。

  三是强化脱贫攻坚宣传引导,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将劳模、五一劳动奖评选向为脱贫攻坚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倾斜,努力营造系统内外共同关注、参与、支持工会脱贫攻坚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是聚焦贫困群体就业,切实做好就业创业帮扶服务实施工会技能培训促就业行动、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和工会“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帮助困难群体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试点开展工会小额贴息贷款促就业工作,鼓励各级工会因地制宜帮扶贫困群众创业就业,推动形成工会借款、工会担保(贴息)贷款和推荐贷款相结合的多元化创业促就业模式。

  五是围绕促进增收脱贫,大力推动消费扶贫。依托“快手”“抖音”等网络平台,免费培养一批网红直播带货主播,创新“特色农产品+互联网+直播”销售模式,帮助贫困地区增收脱贫。完善省总微信公众号、豫工惠APP等网络展销平台,打造农产品项目专区,多渠道开辟线下展销窗口,组织动员爱心企业、爱心人士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直接参与消费扶贫。

  六是主动对接群众需求,不断巩固定点扶贫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做到重视程度不减、资金投入规模不减、工作力度不减,坚持把产业带动作为实现困难群众持续稳定脱贫的重要举措,指导帮助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

  七是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城市困难职工如期解困脱困。认真做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后因病致贫返贫职工的帮扶,加强与党政有关部门的协作,帮助困难职工依法依规享受政府相关救助政策,持续做好困难职工送温暖、金秋助学等工会品牌活动,用足用好工会各项帮扶资源,充分调动整合公益慈善、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力量,集合汇聚解困脱困整体合力。

  八是完善工作机制,压实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定期专题研究部署,加强指导督促,推动工会脱贫攻坚各项举措落地生根。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注重工作实效。把脱贫攻坚工作绩效作为考核评价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考核监督,推动工会工作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再上新台阶。

  九是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升基层工会助力脱贫攻坚能力。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工会组建工作,在有条件的扶贫车间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组建工会。加强职工服务阵地建设,继续推进货车司机、快递员等“八大群体”建会入会工作,吸引更多灵活就业人员和劳务派遣工加入工会。实施农民工及灵活就业群体建会入会项目扶持政策,着力提升建会入会项目质量,实现对农民工和灵活就业群体会员的精准覆盖、有效服务。

  十是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脱贫攻坚组织保障。将工会经费向贫困人口5000人以上的20个县(市、区)工会和未脱贫的52个贫困村所在县(市、区)工会倾斜,在完善帮扶中心和职工书屋等阵地建设方面给予支持。推进工会优秀干部人才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下沉,适时组织一线扶贫干部疗休养,并注重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激励广大一线扶贫干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