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新 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书记、副院长
主要事迹介绍(助人为乐提名奖)
聚焦民生热点建言献策 倾心基础教育助力脱贫
李新,男,中共党员,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书记、副院长。2016年至今,先后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三次,荣获“优秀党务工作者”三次,在河南省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举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光荣入选2018年度“省直好人榜”。
李新同志因关注民生热点,就畅通交通、打赢蓝天保卫战、既有楼房加装电梯、增加城市车位供给等建言献策,以教育者的情怀倾心支持基础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群众的赞誉和好评。具体事迹如下:
聚焦民生热点 积极建言献策
在郑州,一条条大街小巷越来越通畅,一朵朵白云冲破雾霾向人们微笑,一座座老旧楼房正在安装新式电梯,这是省会郑州日新月异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有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李新同志的心血和汗水。该同志以强烈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站位高远,胸怀大局,聚焦民生热点 ,积极建言献策,几年来,工作之余先后撰写了《关于“畅通郑州”的几点思考和建议》《关于郑州市“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几点建议》《关于郑州市多层老式住宅加装电梯的意见和建议》,《关于城区停车难问题的解决办法》等,这些意见建议得到了省、市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及时研究落实。目前,大部分意见建议得到落实,老旧楼房加装电梯的惠民政策已经出台,惠及广大市民百姓,社会效益正逐步显现。
(一)关注“畅通郑州”工程,为道路畅通建言献策
城市拥堵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大痛点。走在街上,李新同志细心观察城市交通状况,回到家中,查阅相关资料,苦寻打开城市道路畅通的钥匙。在反复调研之后,写出了《关于“畅通郑州”的几点思考和建议》,就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出了诸多建议:如科学设置信号灯的绿灯时间,大面积的设置信号“绿波带”;有条件的路口尽量增设汽车“左待转线”,增设调头车道;对道路标示牌、交通信号灯和道路交通标线等进行统一检查和完善;地铁线路在高峰时段加密班次,更多分流地面压力;对造成拥堵的施工项目,应有专人负责督查督办,限期完工等。他希望通过科学规划道路标线、合理设置交通信号、人性化地设立道路标示牌、最大限度地利用停车位,使“畅通郑州”这道难题一步步得到解决。
该建议得到时任省委书记的高度重视,将该件批转至郑州市委书记,郑州市公安、交通等部门采取有力措施,落实相关建议。为此,省委信访局为李新同志发来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感谢其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感谢为“畅通郑州”提出的好建议。
(二)对市民健康负责,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出实用建议
曾几何时,郑州空气污染严重,一次又一次被定格在十大污染城市之列。抱着对市民健康高度负责,创建宜居城市的美好愿望,李新同志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应充分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层非常脆弱,经不起折腾”的理念,积极倡导“健康低碳”生活方式、盯好管好大型货车及柴油车辆等重点污染车型、逐步建立“蓝天保卫战”长效机制等建议。希望通过相关部门和全体市民的不懈努力,“郑州蓝”的天数越来越多,城市更加宜居,使郑州这座城市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省、市领导高度重视,主管副省长和郑州市市委书记亲自批示,要求认真研究《关于郑州市“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几点建议》中相关措施,可行的要尽快予以落实,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此,郑州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办公室安排人员多次与李新同志交换意见,联络沟通。
(三)为老城区改造献策,助推老旧住宅加装电梯进程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生活在老旧住宅的老年居民迫切希望解决“上下楼困难”问题。李新同志结合自己的调研撰写了《关于郑州市多层老式住宅加装电梯的意见和建议》,建议郑州市政府尽快为该项惠民工程提供政策支持,期望老年人上下楼不再艰难,希望普通市民增加居住的幸福感。
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对此非常重视,总工办的雷主任和杨总工程师代表郑州市政府,到李院长办公室讨论座谈,听取意见和建议。郑州市建委、郑州市城乡规划局、郑州市房管局等部门联合出台了《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实施意见》《郑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财政补贴申领办法》等,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工程正如火如荼的展开,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城市停车难是制约城市发展的社会问题。据了解,李新同志根据郑州市的实际,结合石家庄等地的成功经验,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已经向郑州市规划局相关部门交换了意见。
以教育者的情怀关注支持基础教育
李新同志心系教育,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邓州市刘集镇新庄李小学是一所古老的小学,是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教育对口帮扶学校”,原校舍被鉴定为D级危房,按照规定不能使用,限制了学校的发展,学校校舍安全始终萦绕在该同志的心头。2019年,在李院长的多方协调努力下,学校获专项资金投入150多万元,新教学楼和彩色透水地坪使学校旧貌焕新颜。只有教学楼还是远远不够的,5月21日,该同志携手爱心企业,向学校捐赠了价值8万余元的升降课桌椅、教师用桌椅、防近视照明灯具、标准黑板、足球、足球服等教学辅助设备,为学校师生更好的教学、学习打下基础。李新同志一向低调,在大家的一再追问下,才说出了一个小秘密:从2020年8月起,已与该校两位留守儿童结为“手拉手”帮扶对象,在健康成长、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新庄李小学竣工典礼上,邓州市副市长刘红梅深情地说道,“感谢李新副院长为教育的倾情付出,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为基础教育添砖加瓦,加油助力”。邓州市刘集镇郭书记代表镇党委政府向李新同志赠送了“心系教育 服务桑梓”的锦旗。该同志的感人事迹,在河南教育宣传网、搜狐网、网易新闻、邓州头条均有报道。该同志曾入选2018年度“省直好人榜”,受到了表彰。
关注民生、关注基层教育、助推城市发展是该同志生活的组成部分。他经常说“城市是一张名片,作为市民中的一员,谁不想把自己居住的城市建成空气清新、道路畅通的宜居之城?”“当我们看到城市管理中存在问题,一味埋怨或牢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需要广大市民参与进来,融入其中,以建设性的态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建议。”“办好农村基础教育,是最大的政治,最好的政绩,也是老百姓点赞最多的实事。”这样的思维和境界也正是他关注民生热点、积极建言献策、参与社会治理的初心和动力。
愿李新同志的“大爱”惠及更多行业、更多民众!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