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机关党建网 文明创建 道德模范

第七届省直“十大道德模范”杨双才

时间:2021-11-09
来源:河南机关党建网
分享到:

杨双才

杨双才  河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工勤人员

主要事迹介绍(见义勇为模范

临危不惧勇担当        舍已救人树形象 

杨双才,男,汉族,1980年8月出生,群众,河南安阳林州人,现为河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工勤人员。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不顾自身安危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情怀,是抢险救灾、勇于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舍己为人、扶危济国”的无私精神。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见义勇为的英雄离我们很远,也很近。河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有这样一位平凡的人,他叫杨双才,2016年入职河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样品制备室,从事样品审验、样品制备、样品管理等相关工作。在院党委及科室主任的带领下,他谨记“人民食检为人民”的工作理念,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单位文化,他任劳任怨、乐于奉献、脏活累活抢着干;他以院为家、听从安排、加班加点工作。周末需要加班:我来;样品搬运不动:我来;制样遇到困难:我来.....在问题和困难面前,总是冲在前边,勇于奉献、敢于担当。不善言谈的杨双才,却像冬日里的阳光,夏日里的清凉,让同事们感觉温暖舒心。就是这样一位同志,在平凡的生活中却做出了一件极不平凡的事,从此改变了他自己的人生轨迹,也改了两个家庭的命运。

2019年12月20日21:10左右,郑州市黄河路海滩街123号院租赁住宅房,忙碌一天洗漱后已躺下准备休息的杨双才,突然听到有人疾声呼喊“救命”,他没有丝毫的犹豫,立马冲出门去,跑步来到事件突发现场。犯罪嫌疑人单小某(男,现20岁,焦作温县人,鉴定有限制行为能力精神病)与母亲陈小某(女,焦作温县人)因生活琐事发生冲突,竟拿起菜刀向陈小某头部、胳膊追砍数刀,陈小某鲜血直流、嘶哑求救。闻声而到的杨双才大声呵斥,冲在两人中间,奋力制止嫌疑人的疯狂行为,已丧失理智的犯罪嫌疑人,突然一刀砍向杨双才正额头上,来不及躲闪的杨双才,被犯罪嫌疑人的第二刀砍在偏左太阳穴,穷凶极恶的第三刀,砍在了他的左耳,伤及动脉,左耳贯穿只剩一层皮,犯罪嫌疑人砍在杨双才的三刀,刀刀见骨,全在头部,血肉模糊……

血流不止的伤口,锥心彻骨的疼痛,杨双才昏倒在地,闻声而来的街坊群众,纷纷拨打“110”“120”。郑州市人民医院的救护车将他送到了医院急诊,手术持续了六个多小时,伤口缝合了百余针,因伤情严重、失血过多,危重的杨双才血压、体温忽高忽低、心力衰竭,后被转入ICU病房,在医院的精心治疗下,历经17个小时左右,至12月21日14时杨双才才渐渐苏醒,12月23日上午杨双才同志脱离生命危险,转入普通病房。

12月23日上午,被杨双才见义勇为事迹感动的家属来到河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赠送“行业楷模,领导有方” “见义勇为,品德高尚”两面锦旗。受益人亲属讲述:“事发当晚,如果不是杨双才同志及时出手相救,其母亲肯定凶多吉少” 。

当日上午,院党委立即派六名同志前往郑州市人民医院慰问探望了杨双才同志,主治医生给我们这样分析了他的病情,病人伤及控制眉毛挑动的一根神经,能否恢复暂时不能确定;左腮腺断裂,可能影响味觉;左耳被刀伤贯穿只剩一层皮,左耳廊缝合术后,不确定能否恢复听力,有左耳坏死的可能性;左乳突撕脱骨折,脖子恢复扭动的时间不确定;失血过多,导致极度贫血.....”。

大家看望病中的杨双才,听了主治大夫的病情分析,有的泪流满面,有的掩面而泣,从昏迷中刚刚苏醒的杨双才反而颤颤巍巍的这样安慰大家:“当时情况危急,救人要紧,我只想赶快制止他的疯狂行为,虽然我受伤了,但至少阻止了伤害向恶劣态势进展,一切都是应该的!”

杨双才病情被医院诊断为:1.面部裂伤、2.左耳廓撕脱伤、3.左乳突撕脱骨折、4.左腮腺裂伤、5.面神经额支断裂。后经法医鉴定轻伤一级,诊断结果:1.左侧颞骨乳突部骨折并断端游离;左侧额颞枕部、眶周皮下软组织肿胀;2.左侧颧骨局部连续性欠佳,考虑骨折;3.双侧侧脑室旁白质区异常信号,考虑:脱髓鞘样改变;4.右侧上颌窦囊肿。目前案件已移送司法机关。

院党委在听取杨双才同志先进事迹后,立即召开领导班子专题会议,对他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勇于维护群众生命安全的行为给予高度肯定和褒赞。要求院文明办立即组织一期专题德育大讲堂,工会负责杨双才同志生病期间的看望、慰问。全院干部职工被他的先进事迹深深打动,116名员工捐款14200元。满载院党委和全院职工的热情慰问在第一时间送到了杨双才的手中,对他因突发事件造成的生活窘困予以绵薄救助。感动不已的杨双才及其家人表示康复后一定努力工作,回报单位的关心,多做对单位有益、对社会有用的事。

历经近四个月的诊治,杨双才以及他的家人在身体心理上都遭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家庭条件困难、自费在安阳林州进行住院康复治疗、生病期间四个月没有经济收入、供养两个上学的学生、赡养家里年迈的老人等等。作为家庭顶梁柱的他,迫于生活的压力、家庭的重担,在身体没有完全休养好的情况下便匆匆赶赴工作岗位,践行着属于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单位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较去年翻倍,许多年轻同事都深感力不从心,大家在他返岗后多次叮嘱要注意身体,量力而行。他主动放弃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强忍着肉腥、鱼腥和高分贝破壁机噪音,一站就是一天;在零下25度的冷库中进行不合格样品审验一待就是数小时,被冻的头疼脚麻仍然坚持工作;主动帮助抽样人员搬运大桶水,有一次下班后帮忙搬运整理了91桶大桶水,从车上到一楼、九楼,衣服湿了干、干了湿、后背开出了一朵朵“盐花图”,即使如此,他也从不叫苦叫累,任劳任怨,抱着多干一点点,工作任务就少一点点的心态,他以满腔的工作激情回报单位及同事对他的关心和帮助。其间多次见他因体力不支在座位上休息,片刻缓解后便立马奔赴工作岗位,身体力行的向身边的人员诠释着他的责任和担当,身边的同事也深受其感动和鼓舞,在他的激励下,大家斗志昂扬,以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科室较往年翻倍的工作量。

古有见义勇为,不计福祸;今有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见义勇为,是出于内心向善向上的本能,是道德的力量,它与职业无关、与贫富无关、与地位无关。杨双才同志说道:“面对危急求救,施以援助是我本能的反应,我也可以去选择呼救、等待他人救援,可是当时的危急情景容不得过多思考。”

世事有真有假,有善有恶,有美有丑;却总有一种勇敢,让我们感动,有一种伟大来自平凡。让我们携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见义勇为道德精神,让社会充满正能量;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学习并传播杨双才同志先进事迹,让见义勇为道德模范政治上有地位、精神上有褒奖、经济上有保障、生活中有微笑,形成人人敬仰、善待、关心、学习道德模范的良好社会风气。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