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机关党建网 坚定战疫决心 市县动态

战斗中经考验 作为中当表率——漯河市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打好组合拳决胜“双战役”

时间:2020-03-04
来源:漯河市市直机关工委
分享到:

  河南漯河市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纾难解困、推动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合力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组合拳,决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战役”,持续让党旗在斗争一线高高飘扬。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在治病例已全部清零,无死亡病例。全市工业企业复工率99.6%,“十百千”亿级重点企业复工率100%,纳税额500万元以上9工业企业复工率100%。

  靠前指挥勇作为,精准施策当好防疫复工先行官

  市发改委、市商务局等单位党组织坚持冲锋在前,抓项目,保资金,稳就业,有序有力有效推进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

  市发改委对28个一季度计划新开工项目手续办理情况建立周报制;对每个项目都明确专人作为联络员,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建立项目开复工时间台账,强化项目联审联批工作,加强项目开复工监测,简化项目开复工程序,分批有序推进项目早复工、快开工,确保应复尽复、应开尽开。截至目前,全市复工工业企业30亿元信贷资金需求已上报省发改委,其中18家企业获批河南省第二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名单,正在对接各金融机构争取授信。市商务局发动全市力量利用电话、微信、短信、邮件等形式,深入开展网上招商、电子化招商。春节前后全市已向重要客商推送特色园区推介材料、相关产业政策和重点招商项目等近2000份。对希望大学城、永辉进口食品分包分割中心等已签约重大招商项目专班负责,充分利用电子办公、网络备案等便利化手段加强与投资方沟通对接,及早办理相关手续。市工信局因企施策,对涉及疫情防控物资生产的曙光健士等12家工业企业创造合力快复工,形成产能;对双汇、南街村集团、中粮面业等涉及群众生活保障的食品生产企业强力组织复工,确保人不断供;对双汇涉及的产业链8家供应企业,烟厂、金大地等龙头骨干企业,一企一策,有序复工。深入调研全市复工复产企业口罩、消杀毒物资需求,分批次向企业下发防疫物资。协调全省车辆通行B证170张,保障防疫物资和生产要素物资运输。为3家疫情防控领域重点企业协调贷款3650万元,帮助曙光健士等3家企业向工信部申报进入《商请人民银行支持的国家调拨重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名单》,获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服务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推行涉企服务“非接触办理”、开展科技政策“网络培训”、加快科技奖励资金拨付进度、帮助企业申报研发费用补助、引导孵化载体减少在孵企业负担、支持服务科技型企业复工复产、加大科研项目支持力度和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帮助企业共渡难关。市金融工作局先后出台《关于加强金融服务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金融服务和安全稳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积极向市政府提交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发展的措施11条,今年以来,全市新增贷款突破50亿元。加强疫情防控领域重点企业快速稳定运转保障力度,疫情发生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全市9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合计3.96亿元,免费为全市抗击疫情一线医疗工作者等提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属保险超过50亿元。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出台暂退旅行社质保金、用足降税减费帮扶政策、争取社保缓缴和稳岗补贴等8条工作措施,稳妥推进全市文化、旅游和体育等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市行政服务中心通过推行网上办、不见面办等努力做好重点项目建设大文章,切实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尽量减少企业跑腿次数,春节以来,共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特事特办、急事快办服务71件;受理来电咨询事项159件、网上咨询173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网上查询服务4496件、网上办件服务861件市应急管理局及时公布《疫情防控期间服务企业六项承诺》,通过实施全力支持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实行“不见面审批”、提供复工复产指导服务、开展复工复产网上培训、延期办理“三项岗位人员”证书、推行服务型执法等有效措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生产服务保障工作。市人社局出台及时收集发布就业岗位信息、大力开展网络招聘服务优先保障就地就近就业缓缴社会保险费建立人社、交通、卫健等多部门联动机制10项举措,切实做好用工保障和稳就业工作。市交通运输局制定《关于做好我市农民工和学生返程道路运输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加强与人社、工信、教育等部门的联系,为生产经营企业复产复工和学生返校返程提供运输服务保障,组织开展漯河市农民工务工返岗包车点对点服务,截至目前,共组织农民工返岗包车103台,运送2460人。

  发挥优势强保障,主动出击当好防疫复工勤务兵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党组织发挥职能优势,稳供应,备春耕,保质量,管好全市人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为全市防疫复工提供坚强后勤保障。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及时发布全市市场开业“七项措施”,从开业前、开业后和交易过程对经营者提出具体要求,并派出300余名市场监管员下沉到市场一线,开展防控志愿服务,促进了消费回暖,市场开业率稳步增长。截至目前,全市大、中型商超开业率达75%;全市农贸市场商户开业率22.4%,满足全市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供应。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联合召开疫情防控期间蔬菜保供工作协调会,搭建信息平台,畅通销售渠道,帮助农产品进城。同时开展线上蔬菜销售,全力以赴抓好全市蔬菜稳产保供工作。市科技局下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通知》,通过开展线上科技培训指导和创业指导、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蔬菜生产及供应。市农业农村局、市农机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开展春耕备播,组织开展“点对点”农资配送,保证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运输畅通;做好农资调配和市场保供,组织开展执法检查38次,市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复工率59.8%,检修各类农机具1.2万台,植保面积26.2万亩,化肥机械深施12.8万亩。市市场发展中心“立足服务、严防死守、积极主动、用心服务”,通过“上门”为商户办理出入证和提供市场营商信息等举措,将疫情防控和保障供给双向推进,做到防控零失误、供给有保证。

  聚焦职能战一线,强化督导当好防疫复工监督员

  市纪委监委、市委市政府督查局等单位党组织,访一线、强督导,抓落实,为全市防疫复工做好监督保障。

  市纪委监委把职能部门督促企业、学校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等情况列为监督重点,实施立项监督、精准监督,推动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复学“两手抓、两不误”,并对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优先查处、严肃处理。市委市政府督查局组成5个督导小组,对全市工业企业春节后复工情况和产能恢复情况进行了“7看5问”实地督查。市委巡察办选取10名巡察干部开展战“疫”督查,按照市委提出的“严、细、深、实、快”的要求,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从交通防控卡点到小区(村庄)路口卡点、市直部门到三无”小区、从大商场到小商户、从卫生院到药店,不放过一个盲区,不留一片死角,发现问题即时交办、限时整改、着实汇报。市委组织部、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准确把握中央、省委、市委要求和工作进度,及时发出号召,组织引导各级党组织调整工作重心,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市住建局加强对全市建设工程开(复)工情况督导,简化开(复)工程序,实行承诺制;加快进度,可复尽复;强化事中事后管理和服务意识。

  凝心聚力克时艰,暖心共助当好防疫复工助攻手

  市总工会、团市委等单位党组织发挥群团组织优势,深发动,广宣传,送爱心,助力全市防疫复工大局。

  市总工会积极组织开展“线上春风行动”和“工会就业创业服务月”活动,并依托“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技能学习平台”等组织动员未返岗复工职工参与线上技能培训。收集发布200多家企业6000多个岗位的招聘信息,组织线上培训职工5万余人次。团市委开展助企政策宣传、防疫志愿、招工引才、法务援助和“银”“团”金融服务,开展助学疫情防控教育,编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众防控指南(中学版)》,开展“云团课”“云队课”等方式,助力企业学校复工复产复学。市妇联开展“你们守护大家 我们温暖你家”抗击疫情爱心服务活动,组织价值34710元新鲜蔬菜、协调价值5000元的手撕面包,向隔离病区工作的89名医护工作者家庭送上“暖心话”、配送“爱心菜”、开展“贴心帮”。市科协充分发挥科普宣传优势,综合利用各类传播渠道,科学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切实承担起科协人的责任,站在疫情防控的科普第一线,做到“疫情不解除,科普不掉线”。


相关链接